今天是: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家风之旅】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发布日期:2018-11-21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81116日,恰逢于谦诞辰620周年之际,永兴集团新入口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在西湖乌龟潭畔的于谦祠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廉洁好家风主题党日活动。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代名臣于谦的这首《入京》诗,留下了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成为一段佳话。故事发生在明中期,有一年,于谦进京朝会面圣述职,被别人劝诫诱导,一定要巴结阉党权贵才是做官的捷径。于谦当面拂袖离去,并在《入京》诗中写下清风两袖朝天去的著名诗句,后人经常用两袖清风一词来比喻为官廉洁,直到现在,于谦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品格还一直为人称道。

于谦祠为传统型的祠堂建筑,白墙灰瓦,朱漆大门,于忠肃公祠几个隶书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祠堂共有三进,为前殿、正殿和后殿,前殿与正殿间,有南北厢房各一,厢房北面另有配殿一间,建筑面积约900多平方米。

于谦祠是杭州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几年的规划与建设,已形成了包括于谦祠、于谦墓、墓道、牌坊等文物建筑与自然山林、绿地相结合的于谦祠景区。

正殿是于谦祠的主体部分,也是陈列最具特色的地方,大殿正中是一座于谦全身立像,于公威严肃立,双目炯炯,正气凛然。

身后为于谦青少年时所作诗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也正是于谦一生刚正不阿、两袖清风高洁品性的真实写照。

大殿墙面为两幅半圆大型浮雕壁画,左侧是北京保卫战,右侧是土木堡之变的有关场景,每幅画相对独立,但在整体上又呵成一气。

前殿与后殿间的天井里,赫然立着一尊威武、雄壮的铁犀牛,身高约2米,围长约2.5米,周身乌黑,独角朝天,背上铸有于谦亲撰的《镇河铁犀铭》,它是于谦勤政爱民、治理黄河的一个历史见证。黄河自古多泛滥,为鼓舞人民战胜洪灾的信心,在1446年,派人铸了这尊镇河铁犀,表达了希望根除黄河水患,使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天井右侧有口井,井旁立碑,名之为忠泉。根据祠内清时李铎遗碑记载:康熙乙亥年,在改建于谦祠时发现此泉,泉水色清而味甘,因念公之大忠诚如水之在地中,故以此命名。

后殿的院子里还保存着数明清两代的石碑,分别是四块大碑(弘治、嘉靖、万历、康熙)及一块乾隆年间的残碑。

出于谦祠大门向北约50米,我们走近了于谦墓,墓道长长,芳草萋萋,两旁肃立的石翁仲、石兽,为墓区平添几分肃穆与庄严。百米墓道的尽头,便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谦墓,我们怀着敬佩而沉重的心,向于公深深地鞠开了一躬。此次党日活动也圆满结束。


心得体会

此次于谦祠之行,令我们最记忆深刻的是刻着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用石灰自喻,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忠诚清白的可贵精神。他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是民族的英雄,却因谋逆罪被诬杀,这首诗可以说是他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我们感受了于谦他那社稷为重君为轻的铮铮铁骨,他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磊落胸怀,他那清风两袖朝天去的清白人生。他一生为官廉洁清正,救灾振荒,深受百姓爱戴,其两袖清风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颂。克勤克俭、同心同德、崇文重教、与人为善的好家风正是社会所弘扬的。于谦,是民族的英雄,民族的骄傲!他的忠肝义胆、两袖清风,都将永存我们的心中!都值得我们学习!回望历史,牢记使命,挺起精神脊梁,传承廉洁好家风,需要我们躬身践行!

作为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学习廉洁好家风,更应将其体现运用到校园生活中去,为推动清廉校园的建设。树立良好的学风对建设清廉校园十分重要,需要我们有勤奋、谦虚的治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等。特别是在考试、科研学术上,讲究诚信最为重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应对考试、科研,严格遵守考试纪律,恪守学术道德、科研诚信,脚踏实地,才是立足之本。